随着社会的发展,规模以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重要,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对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安置人员就业、加速社会的再生产过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下面,就2019年上半年长春市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一、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概况
2019年,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共39户,其中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20户,占总数量的51.3%。
(一)行业分布情况
绿园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5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户;房地产业5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户;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户;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户;教育1户;卫生和社会工作4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户。
(二)地域分布情况
正阳街道6户,其中重点服务业4户;春城街道8户,重点服务业2户;普阳街道2户;青年街道4户,重点服务业1户;铁西街道2户;林园街道11户,重点服务业10户;同心街道4户,重点服务业2户;西新镇2户;开发区2户,重点服务业1户。
二、上半年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数据情况
上半年,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8.4%。
(二)经济运行特点
上半年,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指标有三个明显制约点,需要密切关注。
1.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回落较大。6月较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下降2.4个百分点,重点服务业下降4.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的营业收入增速相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下降了2.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下降34.9个百分点。
2.三大重点行业拉动作用明显。居民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均为绿园区三大重点服务行业,企业户数占绿园区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的70.0%,上半年共计营业收入8.2亿元,占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总收入的76.0%。三大行业均为负增长,增速分别为-22.2%、-12.6%、-5.5%,拉低了绿园区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的增速。
3.部分大企业与去年相比,经济发展形势欠佳。上半年,绿园区有18户规模以上服务业出现了负增长情况,其中:长春一汽富晟大众物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9%,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同比增长-3.4%;长春市利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长春市新润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9%。
三、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受内、外因影响造成数据质量下滑。如吉林摄影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为图书出版、印刷。由于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电子书的出现制约了传统图书业的发展,导致该企业收入逐年下降;长春市正阳装饰装潢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市场摊位租赁,由于本年租赁摊位的人不断减少,同比下降了21.3%,导致同去年的收入相比,造成增速较低的现象。
(二)规模以上服务业各行业发展不均衡。绿园区作为工业大区,工业产业资源丰富,带动区内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的健康发展,户数虽仅有5户,营业收入却占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的48.8%;房地产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及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共16户,数量虽多,但收入仅占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收入的28.3%;而具有高技术含量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共仅有9户,收入占绿园区比重的11.3%,发展滞后,总体规模小,户数、收入比重偏低,对绿园区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强,暴露出区内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的问题。
(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入库问题凸显。目前,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共计39户,同比去年减少了34户企业。2018年末退库42户,入库仅8户。区内服务行业发展不均衡、潜在入库企业少、在库企业发展不健康,无法维持在库标准等问题凸显,影响了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总体发展。
四、对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对于绿园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当前发展态势,既要着眼当前,亦要着眼未来,培育发展潜力,打牢发展基础。就如何实现发展服务业、壮大服务业、做强服务业,需做到“四加强”:
(一)加强业务指导,确保正确报表。部分企业统计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上报数据存在漏报、错报等问题。绿园区分局将加强业务指导,保证数据质量。
(二)加强数据研究,确保应统尽统。利用四经普数据库,壮大规模以上服务业名录库。通过四经普的数据比对及实际踏查,摸排出有规模、有质量的服务业企业13户,预计于2019年末入统。真正的做到颗粒归仓,应统尽统。
(三)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现代新兴服务业企业。针对当前区内行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绿园区作为工业大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展销会、展览会、博览会、推介会的有利时机,采取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宣传绿园,推介绿园,充分发挥绿园区工业产业资源优势,力争引进现代新兴服务业企业。
(四)加强服务意识,确保均衡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与服务,相关要助力发展,要加强对各行业企业的扶持和关注,使各行业服务业企业均衡发展;关注辖区优质企业动向,以优质的服务提高企业在地发展愿望、在地发展潜力,防止优质企业流失,造成存量不必要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