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代表:
代表提出的关于强化我区农村法治宣传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两位代表对农村法治建设的关注与支持。对两位代表在议案中指出的农村法治宣传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绿园区司法局高度重视,经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电信诈骗、经济犯罪发生率较高问题
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我机关将联合公安、财政金融等部门,针对农村高发的电信诈骗、经济犯罪类型,如兼职刷单、游戏充值、办理贷款、假币、黑彩等诈骗行为,制定专门的宣传手册和海报。通过在农村集市、村委会、学校等场所设置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向农村群众详细讲解各类诈骗和经济犯罪的常见手段、防范方法。同时,利用农村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形式,定时播放防范电信诈骗和经济犯罪的案例及警示信息,提高农村群众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我区合心司法所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利用合心镇每周六的农村集市开展“法治大集”活动。联合合心法庭、合心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共同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处、法律咨询等,收到较好效果。年内我局将进一步总结合心司法的工作经验,在全区范围内择地适时推广。
建立预警机制:深入推进“警地融合”“双所共建”活动,建立农村电信诈骗、经济犯罪预警平台。一旦发现新的诈骗或犯罪线索,及时通过短信、微信群等方式向农村群众推送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降低农村群众的财产损失风险。
二、针对农民法治意识淡薄问题
丰富法治宣传内容:针对我区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平安乡村”建设,开展《民法典》《刑法》《刑诉法》等方面法律宣传,增加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承包、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婚姻、赡养、遗产继承等农村群众亟需的相关法律知识,促进农村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除传统的法治讲座、宣传栏外,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法治短视频、动画等,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例如,创作以农村常见法律纠纷为题材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广泛传播,提高农民群众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开展 “法律明白人” 培养工程:在每个行政村选拔一批有一定文化基础、热心公益的村民,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培训,将其培养成 “法律明白人”。这些 “法律明白人”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为周围群众解答法律疑问,调解邻里纠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提升农民群众整体法治意识。目前我区已组建了180人“法律明白人”队伍,在法律宣传、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法律明白人”队伍,定期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提高普法宣传队伍的工作水平,促进农村全民守法意识。
三、针对极少数农村基层干部轻视农村法治的问题
加强法治培训:定期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参加法治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重点讲解与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等,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素养。同时,将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基层干部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行政诉讼败诉率、法治工作指标,增强基层干部对法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开展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对在法治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营造重视法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积极主动开展法治工作。
四、应对农村法律服务资源不足问题
推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建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定期下乡服务制度,组织法律服务人员到农村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协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开展“三官一律”进农村活动。持续完善乡镇、村(居)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配备必要的法律服务设备和人员,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加强远程法律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农村远程法律服务平台。农村群众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在线咨询等方式,与专业法律服务人员进行沟通,获取法律帮助。积极宣传推广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农村群众开展“7+24”(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的不间断法律服务。协调区委政法委部门,利用综治平台开展线上矛盾纠纷调处和普法工作,降低普法成本,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
再次感谢两位代表对农村法治宣传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落实以上措施,不断强化农村法治宣传,提升农村法治建设水平。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