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立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东北亚新经济港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1.突出规划先行、统筹协调。为促进城市会客厅经济发展,西部新城提出了“一核一带三片区”总体构想。相对而言,长春市高铁经济带建设在顶层设计上还需进一步加强。为此建议:一是明确长春市高铁经济带的发展思路、范围和定位,避免重复建设、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二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高位统筹,协调解决沿线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和区域合作等重要事项,适时围绕西部新城组织开展高铁经济交流会和招商引资推介会。三是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在西部新城开发、核心区建设和产业承接等重点领域给予项目、资金、土地等政策支持。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等方面西部新城开发享受与省级开发区同等优惠。
2.出重点带动、优化布局。借助长春向西同公主岭实现城市贯通、长春市代管公主岭的契机,发挥长春西部城市会客厅的纽带和桥头堡的作用,实现与汽车产业开发区差异化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整合城市资源,跨区域谋划。实现西部新城的大发展、大建设、大贯通,需要市区大手笔、大投入、大气魄,在资金、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持,更好为东北亚新经济港的打造搭建更大的平台,集聚更优的商业要素,让西部城市会客厅更具吸引力,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提升。
3.突出旅游先导、三产带动。高铁属于客运专线,对产业影响主要表现为与客运直接相关服务业,最直接的是促进沿线旅游、商贸、大健康、房地产等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西客站将吉林省与周边城市串联形成“一日旅游圈”、“周末旅游圈”, 旅游业无疑是受益最直接和最明显的行业,为此建议要多措并举推动旅游合作。加快建立沿线跨省旅游战略联盟,合力搭建高铁旅游整合传播、产品研发销售和旅游服务平台,联手打造推介“北京—大连—长春—哈尔滨”等一批黄金旅游通道,做到客源互济、信息互通、门票互惠、线路互接,为旅游强省建设增添动力。大力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积极开通高铁旅游专列,推广“快旅漫游”、“一程多站”和“一线多游”等新模式,培育“高铁+公交(自驾游、景区票)”等新业态。
4.突出产城融合、完善配套。西部新城的建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气和产业的积聚。在推进开发建设的同时,要把同步解决新城无产业、缺人气、少配套等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一是加强产业配套。建设要与当地产业发展、产业承接有机结合。加强商贸、商务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二是完善综合配套。加快推进高铁与机场、快速路、地铁、公交、公路等交通系统的无缝连接、零距离换乘,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布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环卫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并为中远期发展预留弹性空间。三是加快人口集聚。要把西部新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和“双创”园区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西站周边农业人口到新城落户、就业,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更好地集聚人气商气,防止“空城”化。
5.突出筑巢引凤、吸引人才。高铁的高速度、公交化、同城化使人才的流动更加快捷、方便,为吉林省从人才密集区柔性引进高端、急需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为此建议:一是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大力倡导“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引才理念,先期特别是要采取“季节型”、“假日型”、“候鸟型”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周末专家”等,并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统一发放“人才服务绿卡”,在住房、落户、社保、医保、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服务。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激励政策,打破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强跨省(市)人才培养、培训、招聘等方面合作,推动跨省人才职称互认和资源互补共享。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优秀企业家队伍建设、优秀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重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长工作和服务, 让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真正实现“吉”聚人才。
西部新城是长春城市发展向西拓展衔接公主岭市的桥头堡和纽带,未来长春西部新城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区位优势,除了绿园人的不懈努力外,也需要市、区政府对其的关注,唯有抢抓机遇促发展,汇聚力量破难题,才能更好的为西部产业布局和发展奠定基础,将城市会客厅建设成为绿园区服务业新增长极、长春西部高端商贸商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