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于加强绿园区公园、广场环境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5-30 16:26来源:绿园发布
【字体: 打印
  王秋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绿园区公园、广场环境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们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绿园区公园建设和环境改善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改善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公园环境和服务功能的要求也日益增强,需要我们在公园建设和环境改善所做的努力也更多。过去的几年里,绿园区园林处积极响应市林业和园林局“幸福长春·温馨公园”活动的号召,结合我区实际,因地制宜、创新立意,转变建设和管理模式,采用不投入、小投入、有变化的工作思路,在绿化、彩化、养护、设施维护等方面多措并举,使公园各项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推进城市公园建设方面
  绿园区辖区内现有两个区属公园(林园公园、锦江公园),总占地面积40.8公顷(林园公园22公顷,锦江公园18.8公顷),目前由区园林处进行代管。虽然我们已经从加强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受到区级财力限制,每年只能从有限的街路绿化养护经费中挤出微薄的资金进行小修小补和粗放管理,还有大量工作需要逐步完善提升。
  常规的公园建设会涉及规划、征地、拆迁、补偿等多项工作,需要市、区政府多部门联办推进。近些年,绿园区政府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一直在积极协调市林园局投资建设花溪公园、天香(兴隆湖)公园等项目。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天香公园已经开工建设,花溪公园因征拆困阻和规划道路施工影响,短期内无法推进。这两个公园建成后,不仅会增加我区公园存量,而且因为是市财政投资建设,后续的管护将比照长春公园、串湖水系公园的模式交由市林园局统一管理,管理维护的资金也继续由市里投入,既保证了公园的管护到位又可以有效缓解区级财政压力。
  绿园区历年来一直对城市公园建设方面比较重视,为了打造具有绿园特色的街景文化,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和小块绿地,先后修建了德民社区公园、爱民社区公园、西城社区公园、铁西园、基隆园、和平园、西环园等一批街角公园,打造了万福街商圈和皓月大路、春城大街、站前街景观带,新增绿化面积约30公顷。今年又对西客站周边的5条街路,4处大型绿地进行绿化建设,扮靓了城市西部会客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有效利用城市空间,能建尽建,打造更多的街角公园、社区公园和微景观园,增加城区活力,提升城区气质。
  二、推进主题公园建设
  林园公园做为城区内建园最早、树木品种最多的原生态公园,有着历史的记忆和特殊的意义,是长春市乃至东北地区少有的城市腹地森林公园。自1998年建园以来,因区级财力有限,除了在2012年由市里投资进行了一次基础性的改造提升外,没有对其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并投入资金深度建设,每年只能由区园林处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卫生清理、厕所保洁、道路清扫(雪)等简单的日常养护。近几年,因年久失修,在服务设施、游园道路、景观小品、园林绿化等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电力线路老化、健身器材破损、路灯损坏严重、林道腐坏、环路亟待翻修等诸多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深入探讨,在2017年形成了将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改造主线的设计方案并已经分别上报区政府和市林园局,但因为资金困难等原因始终未能获得批准。
  锦江公园始建于2002年,最初是由同济大学设计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下沉式广场,后期在改造过程中按照公园的理念进行了部分提升,形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公园。近两年借助旧城改造契机,本着“尊重原貌、简约大气、完善功能”的原则,对锦江公园进行了系统改造,整体翻建了中心广场的硬铺装,增添了遮阳伞及座椅,新修了彩色沥青环路,铺设了游园曲径,湖面四周安装了护栏,增设了儿童游戏区和健身器材,摆放了35座雕塑作品,新植了大量景观植物,功能性得到很大提升,已成为集娱乐性、功能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健身娱乐公园。在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健身主题前提下,另辟蹊径打造新的主题公园需要对现有的绿化、景观和设施进行推翻重建,不仅耗资巨大,而且社会舆论影响也无法预估。同时,主题公园的建设不是一次性投入可以一劳永逸的工程,比如牡丹园的牡丹、长春公园的郁金香在花卉建植方面每年市财政都会安排定额的专项资金,这一点对目前的区级财力来讲根本无法保障。
  三、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共建共赢方面
  在引入社会资源、企业参与建设方面,因为已建成的区属公园属于公益事业,在管理形式上有诸多的规章和制度,不允许掺杂太多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因素,所以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设公园的建设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可以有效缓解经济下滑形势下地方财政的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法规制度的完善,目前国家政策已经允许有能力的企业认建绿地和公园,引入社会资本,实现共建共赢已经成为可能。我们非常欢迎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投入的企业,参与到我们的城市公园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共同为绿园区的人民打造更多的、更加温馨和谐的游园胜地。
  四、公园管理和养护方面
  在两个区属公园的管理工作中,园林处采取了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标准,要求管理人员定岗、定位、定时、定责,负责园内的绿化、设施、秩序、卫生和安全管理,对每一个细节都按照市属公园的标准进行考评,努力为市民营造了环境温馨、服务周到的游园环境。
  在绿化养护管理方面,定期派出精干养护队伍进行绿化养护,按照街路一级养护标准,对园内绿化进行补植、浇水、修剪、喷药、治虫、除虫、除杂草等工作。做到植物生长良好,保存率不低于95%;草坪修剪及时,高度一致,无黄土裸露;乔木修剪规范、合理,花灌木修剪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残花残束及时摘除;无大面积病虫害。
  在环境保洁方面,全天候循环开展清扫保洁工作,做到“一清”、“四无”、“六净”,即垃圾桶逐个清理,不得遗漏,垃圾桶不满溢、无臭味,内无隔夜垃圾,坚持一日一清;无零星垃圾、杂物,无果皮纸屑烟蒂,无积泥、积水污物,无堵塞窖井沟眼;路面净、树穴净、路边净、窖井沟眼净、花坛周围及隔离护栏下净,普扫后不间断的巡回保洁。
  在引入社会力量方面,每年都要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校进行义务植树、捡拾垃圾、人工清雪等工作。公园管理也曾考虑参照长春公园的“公园管家”形式,但区里的两个公园都没有管理用房等硬件设施,提供不了活动场所,不具备实现的条件。
  五、公园建设的细节问题方面
  结合“健康促进区”建设活动,区卫健局已经在两个公园的主环路上施画了健身步道路径和距离标志,也在沿路设置了健康宣传标语牌。为了保证鸟类安全过冬,很多志愿者已经自发地提供了大量鸟食并在冬季进行投喂,园林处每年也会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悬挂鸟窝和增设投食点的活动。几年下来收效明显,公园内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在如织的游人附近自由盘旋,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下一步,在财力条件允许情况下,我们将逐步添加座椅等休息设施,尽量满足不同类别人群的需求。接下来还会组织心灵手巧的单位职工以及动员在校生和社会团体参与到鸟类保护活动中,让鸟儿有更加舒适的栖息之地。
  六、策划活动、打造文化氛围方面
  在弘扬冰雪文化方面,区政府曾经做出过尝试。前几年的春节期间,在锦江公园的中心广场内,绿园区很多知名企业曾经资助建设过冰雕、雪雕,制作了亮化灯饰作品,既呈现新年的喜庆氛围,又打造了具有北方特点的文化旅游元素。后期因为减轻企业负担政策的出台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硬性要求,为保护民营企业利益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最近两年没有再开展这方面的活动。此外,每年都会有一些特定的非盈利团体借助公园场所举办各类活动,增加社会影响力,比如轮滑比赛、健康徒步行、市民文化节、社区文艺演出、冬季滑冰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是由区政府文旅部门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进行牵头组织,园林处的主要职能还是在绿化养护和公园管理方面,在开展活动时我们主要是积极做好配合工作,提供场地、电力、卫生保洁。
  再次感谢您对绿园区公园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