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绿府发〔2022〕14号长春市绿园区人民政府关于绿园区贯彻落实《吉林省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5-13 15:24来源:绿园区工信局
【字体: 打印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双管单位: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面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的通知》 (吉政办明电〔2022〕15号)要求,绿园区在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加快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增强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有序恢复商业经营场所

  (一)积极稳妥开放大型生产生活市场,尽快恢复便民服务场所,有序开放餐饮场所,加快恢复住宿业。5月1日起,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恢复经营场所在防范区的批发市场、消费品市场、农贸市场;家具五金装饰材料、电器通信器材、电子设备、纺织服装鞋帽、日用品、医药、食品饮料等消费品市场。尽快恢复各类商品零售业、居民服务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有序开放饭店、餐厅、快餐店等通过外卖、自提等方式恢复营业,无接触配送。引导酒店、旅馆、民宿等住宿经营单位恢复对外营业,接待来自低风险地区住宿人员,并严格落实扫码、测温、实名登记。(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绿园分局、区工信局、区文旅局、市公安局绿园分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二)适时开放休闲娱乐业。待疫情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后,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适时组织防范区域内网吧、电子游艺(戏)厅、体育场馆、健身馆等场所有序恢复营业,加强入场实名登记、测温、扫码、日常消杀等疫情防控相关标准、要求。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适时组织电影院有序恢复营业,经区委宣传部(区新闻出版局)备案,严格落实网络预约、限流观影、全程佩戴口罩观影、禁止堂食等观影要求。KTV、舞厅暂不允许开放。(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卫健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三)稳妥恢复文化旅游业。经属地党委、政府批准和本级文旅部门备案,及时快速将省市有关疫情防控精神宣传到位,对符合疫情防控标准和具备开放条件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按照“应开尽开”的要求稳妥有序开放。加强对景区、景点的监督管理,严格按照门票预约、限量、限流和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防止人员聚集。(区文旅局、区卫健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四)设置便民核酸采样点。采取“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车”相结合的方式,分批分期布局设置200个左右常态化采样点。其中,在开诊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固定采样点,在西客站、大型商超等场所设置“电话亭式”便民采样点,满足“应检尽检”“愿检尽检”需求。(区卫健局、市公安局绿园分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二、促进疫情后市场复苏

  (五)开展系列促销活动。待商业综合体、大型商超、汽车4S店、旅游景点等消费场所解除限流后,紧盯省、市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相关措施,积极为域内符合条件的商贸企业争取政策红利;争取一定的区本级财政资金,通过云闪付银联公司平台针对我区限上新车销售企业(4S店)、欧亚商超连锁门店开展促消费活动,刺激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市场;鼓励欧亚春城购物中心、吾悦广场、汽车零售企业全年开展系列促销活动不少于10次,与欧亚春城购物中心、吾悦广场2户重点商业综合体根据传统节日、节气时令及消费群体策划组织开展“消夏节”、“潮牌季”等促销、展销活动。积极申报省市旅游消费单位和消费劵产品的评定工作,推动辖区旅游企业和旅游商品成为省市旅游消费产品。(区商务局、区文旅局、区财政局,以及相关街道、开发区)

  (六)支持发展便民经济和外摆经营。在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放1个便民早晚市作为试点,后续视防疫态势梯次开放。督导各市场主办方、管理人员要每天进行抗原检测,对进入市场的商贩和购物居民进行体温检测,查验吉祥码、核酸检测报告。允许具备庭院和空旷场地条件的大型商超进行外摆经营。(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绿园分局、市公安局绿园分局、区交警大队,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七)大力发展“夜经济”新业态。根据疫情形势,引导鼓励商贸企业延长营业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商贸企业,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利用自有场地开展美食街、消夏啤酒街等丰富多样的夜市促销活动,提升夜间经济繁荣度、活跃度。(区城管局、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绿园分局、市公安局绿园分局、区交警大队,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八)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做好商品价格监察巡查工作,坚决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确保商品价格稳定。同时,建立对33种市场主要商品日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稳定和调节市场价格。(市场监管局绿园分局、区发改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三、适应后疫情居民消费新需求

  (九)提质升级实物消费。积极推进“合心宝香瓜”“净珠葡萄”“友康白玉菇”“老韩头清真食品”等农产品参加名优农产品品牌评选,及相关认证(登记)工作。支持生产型老字号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绿园分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塑造新型消费场景。邀请抖音、快手等超10万粉丝的本地知名网红,通过短视频平台,逛吾悦广场、红苹果Ulife、欧亚春城等区域重点商业综合体;打卡落日景观带春城大街、万福关东文化街、青怡坊昆兰等区域网红点位;享关东文化园、农家乐、采摘园等区域特色文化;品乐园路烧烤风味、夜经济海鲜小吃等区域美味,提升我区知名度,打造区域网红打卡点和标点美食。(区商务局、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普阳街道、正阳街道、同心街道、春城街道、城西镇、西新镇)

  (十一)扩大健康消费。组织开展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和6岁以下儿童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服务。(区卫健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二)培育新型养老消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继续对10类特殊困难老人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依托区内6家专业照护机构,为居家重度失能和中度失能困难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家庭照护服务。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经申报、考察,初期确定正阳街道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长者食堂2个项目,并向省、市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为社区辖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综合的养老服务。(区民政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三)促进家政消费。利用“96885吉人在线”、长春就业创业网等网络平台,引导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从业人员提供网上招工、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等服务。开发灵活就业岗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在符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指导我区两家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巾帼职业培训学校”和“海燕家政培训学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积极组织有培训需求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参加家政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四)持续拓展文旅消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读书、各类培训等活动,向居民提供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以政府购买形式采购文艺演出,举办系列文化活动,送文化到基层。举办消夏节、冰雪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对绿园区职工带薪休假进行专项检查,对用人单位恶意不安排职工休年假的依法进行处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四、强化财税金融助力消费

  (十五)鼓励优化消费金融服务。鼓励各银行机构推出线上分期服务,并为符合条件的客户给予费率优惠。鼓励银行机构针对汽车、家装等大额消费推出特色分期业务。开展现金分期、账单分期、普通消费转分期手续费减免、满赠立减金等活动,刺激居民消费意愿,缓解居民资金压力。鼓励银行机构联合商超、商业综合体、加油站等,推出线下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满减活动。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推出信用卡支付、银行卡消费立减金、消费券、满额减等线上优惠活动。(区发改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六)鼓励消费贷款产品种类。鼓励银行机构推出“融E借”“网捷贷”“乐分易”“快E贷”等线上信用类消费贷款产品,优化信贷审批程序和还款方式,延长贷款期限,提高授信效率和便利性。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引入住房抵押方式,推出“房抵E贷-消费”等审批快、额度高、利率低的信贷产品。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针对装修、购买家庭大额耐用消费品、旅游、购车、教育、婚庆等大额消费贷款,推出利率优惠政策。(区发改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七)加强财税支持。综合运用政府专项债券、引导基金、政府奖补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区发改局,区财政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五、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十八)着力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全力以赴做好企业的纾困解难帮扶工作,鼓励各银行机构推出线上经营性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系列产品,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批零、住宿、餐饮、旅游、物流等行业小微企业商户提供全线上、纯信用信贷支持服务。(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税务局、区人社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十九)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成立“六税两费”减征专项工作组和留抵退税专项工作组,统筹退税各项工作。依托金三系统调取符合六税两费”优惠政策应享未享疑点数据,完成相关核实退费工作,有效保障缴费人合法权益;针对全市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含生育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减征政策,税务部门将依据医保部门推送的缴费数据开展费款征收工作。梳理关于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发《惠企政策汇编》,指导区内企业用好各级、各类扶持政策,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区税务局、市医保局绿园分局、区工信局,以及各镇街、开发区)

  (二十)强化用地保障。按照市规自局制定过渡期政策,积极为企业提供土地政策解读和土地服务保障。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快递物流企业的发展,在企业租赁或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上提供支持。(市规自局绿园分局)

  

  2022年5月13日



  政策解读:关于绿园区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吉林省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实施方案》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