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3月,绿园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积极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年初,绿园区教育局与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签定学校安全责任书,落实学校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各学校按照《2017年“平安校园”创建评比标准》,抓好各安全工作职责,确保学校安全工作落实到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举办安全教育专题活动 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发生的校园踩踏事件,各学校召开升旗仪式、家长专题会议、《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出版专题板报、召开专题班会、报告会等形式,组织开展预防校园踩踏专题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围绕学生上下学易出现的安全隐患,重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预防交通事故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要求学生不乘坐“三无”车辆、报废车辆和拼装车辆等有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邀请绿园区交警大队相关人员到校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目前,全区各学校幼儿园已开展超过30余场的安全专题讲座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 形成隐患治理闭合圈
区教育局要求各学校每半月组织一次隐患自查自改,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要立行立改。形成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按时限进行有效整改,整改完毕形成验收报告,做到安全隐患检查、整改、验收闭合管理,确保隐患真正消除。
组织安全应急演练 提高学生防护能力
各学校结合实际,组织开展火灾逃生、防震、防地质灾害和预防楼道拥挤踩踏等演练,在演练中锻炼学生的逃生技能和自救意识。特别是,部分学校走进绿园区少年宫和生命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基地中身临其境感受生活中的危险场景,提高避险能力、掌握自救技巧。孩子们在互动娱乐和体验式培训中,既提高了预灾意识和安全知识,又锻炼了身体素质。
扎实抓好安全教育 提升师生安全意识
各学校抓住新学期开学这个有力时间节点,切实开好“安全第一课”,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栏、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教育媒介,围绕校园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应对等内容,集中进行安全教育。3月28日,绿园区教育系统组织召开了“全区学校(幼儿园)领导干部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会”,特别聘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研究员肖宝华副教授主讲,从河南濮阳3?22踩踏事件入手,就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追究、学校依法治校、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校安全责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改引发的新问题等几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和生动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高于一切,学校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力求增强师生安全意识,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健康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