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东,绿园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社员,吉林省华准工业技术研究院理事长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绿园区汽车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特点,应进一步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新能源技术等产业,为此,唐艳东委员建议:
加强科技创新引领。设立专项科技扶持资金,鼓励企业增加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有突出研发成果的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保护、融资支持、人才培训等,助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绿园区传统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轨道客车配套等产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结合绿园区产业基础和优势,重点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专项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制定优惠政策。制定优惠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到绿园区创新创业。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待遇,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举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搭建人才与企业对接平台。例如,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落户绿园区。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适应绿园区产业发展的本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初审:呼特 复审:林丽 终审: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