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 绿园要闻

绿园区:发展“四型”围城经济 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2-12-29 09:25来源:春城党建
【字体: 打印

  绿园区立足城乡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坚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有效汇聚发展要素,逐步形成特色种植、劳务输出、代言带货、文旅游乐“四型”围城经济模式,高效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实现10万元以上,村均年集体经济收入73万元,50万元以上村达58%。

  发展“特色种植型”棚膜经济,以“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以科学“谋篇布局”推动产业“落子实施”,全力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要素,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棚膜经济,打造“依家大葱”“合心宝”等产品品牌。合心镇岳家村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年产量200万公斤净珠葡萄产业基地,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收益20万元。合心镇东安村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流转土地1700亩建设780栋蔬菜大棚,实现规模经营,村民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通过发展棚膜经济极大丰富城市“菜篮子”、充实农民“钱袋子”,有效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
  
  合心镇东安村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棚膜蔬菜经济,建设蔬菜大棚780栋,形成规模经营

  发展“劳务输出型”劳务经济,以“人口红利”变“发展潜力”。在城中村、城郊村试点探索村党组织牵头实行“村集体+群众”劳务经济模式,推动富余劳动力有组织、有效率输出。西新镇民丰村党总支成立长春市民实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与邻近裴家村地缘产业相互链接、互联共建,累计输出村民务工200余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8万元。城西镇长青村利用村办企业幼教集团产业优势,由村党组织牵头引导500余名适龄村民到幼儿园就地务工,组织187名村民到城区务工,有效实现村兴民富。
  
  长青村党总支实施丰和国际幼儿园集体经济项目,带动适龄村民就地务工

  发展“代言带货型”电商经济,以“数据流量”变“产品销量”。聚焦电商赋能,借助“线上+线下”平台,全力推行“第一书记代言(村书记)+电商”模式,24个村党组织书记结合实际实施“电商直播”项目,选派9名驻村工作队员、3名乡村振兴指导员驻村指导,累计带动村民增收20万元。以党组织链接城乡资源,高标准打造千米西城直播电商党群服务中心,依托丰农惠民驿站线下阵地,通过“直播+公益”模式带动销售农产品700余万元,有效推动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
  
  同心街道打造公益电商直播间代销特色农产品,有效拓宽销售渠道

  发展“文旅游乐型”消费经济,以“小镇风景”变“乡村前景”。在条件适宜的近郊村试点打造生态观光园、房车露营地,以文旅消费新动能推动发展、消费双升级。在西新镇裴家村筹资3000余万元建设占地面积14.52公顷的现代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园,打造1万平方米生态观光体验园和4000平方米碧水蓝天景观池塘,建设占地550平方米晟裕生态园一期“四区三坊”,年收入达350余万元;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房车露营地项目,累计接待游客万余人,运营8天即实现收入49万元,有效推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共进。
  
  西新镇裴家村依托区位优势打造房车露营地项目,累计接待游客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