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园区2013招商工作纪实

2013年5月,绿园区在南京举办“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

华润商业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编者按
招商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阅读绿园区招商工作年终递交的答卷,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的稳健增长受益于项目建设,大项目的顺利落位得益于“招商选资”。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0个,预计引进内资105亿元,利用外资660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20%。开工项目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7个。安德工贸、一汽格瑞特等45个“两车”配套项目开工建设。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一期、车家国际汽车贸易园、立天唐人城市商业综合体、西客站站前绿地CBD一期、浩隆五星级酒店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天悦公馆、香港城等地产项目全面开工……一连串激动人心的数字和成果背后,是绿园区实施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路径,依托三大引擎、七大平台,开展产业化、专题化招商的丰硕成果。
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3亿元,同比增长12.5%。在追求发展的同时,绿园区考量更多的是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此,绿园区确立了客车配套、汽车配套、农产品深加工三条工业主线支撑、组团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的块状分布、集群发展的发展格局。围绕主导产业,开展专题性招商,就是结合这一方向确立的招商选资工作新思路。
2013年,绿园区采取点对点招商、叩门招商、大型专题性项目推介招商等多种招商手段,针对长春籍在外企业、企业家开展“家乡情招商”,利用展会、博览会等平台推进招商……全年围绕两个“百日会战”,开展招商活动12次,引进项目60个。上海坦达座椅、一汽格瑞特等45个两车配套项目落位开工,吴中广场、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进展顺利,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两车”配套吸引优质资本聚集
“产业招商”简而言之就是以产业为依托进行招商,并通过招商形成产业集聚。
长春是汽车城,正在向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迈进,与一汽紧邻的绿园区具备天然优势。面对当前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在绿园区的经济生活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地位举足轻重的词汇--长客。为“两车”配套,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为中国行走工业升级助力,是绿园区招商选资的职责定位。
今年4月,绿园区代表团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与德国施耐德集团、ABB集团、英国昆泰投资集团及旗下十几家创新公司对接,洽谈设立研发机构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今年5月,在赴长三角招商活动中,绿园区在南京举办了“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区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有15户轨道客车及汽车零部件企业签约,预计总投资17.5亿元。
今年11月11日~15日,由副市长桂广礼带队,率领绿园区、长客股份和长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开发区负责人,利用5天时间,到长三角地区两省六地八家企业,开展了轨道客车产业针对性叩门招商,这已是对这些企业的第三年登门拜访。常州新誉集团、今创集团、青岛威奥轨道集团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深受感动,明确表达了来长投资的意向,预计计划总投资15亿元,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额50亿。
围绕高举的“两车”大旗,绿园区巧借展会搭平台,主动出击招大商,选优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正在壮大,其鲜明的产业特色吸引资本源源聚集。
多种产业齐头并进满园春
绿园区在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行走工业这一支柱产业的同时,还依托皓月、西客站另外两大引擎,引进了农产品加工、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一批项目。
吉林是农业大省,长春是农业大市,深化农业产业化是必解之题。皓月清真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八部委确认的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全省农产品的支柱产业。皓月清真产业园落户绿园区后,绿园区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将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根据企业需求做好服务,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连续两年将皓月项目列为全省招商引资重点推介项目。目前,园区已形成饲料研发生产、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的“全生态产业链”模式。今年9月,在东北亚博览会期间,皓月清真产业园专门做了项目推介,并进行项目签约。签约仪式上,皓月清真产业园与6户国外企业签订了意向协议,总投资额可达15亿美元。园区内,玉米油制造加工、生物制药两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将在提升园区科技含量、扩大产能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绿园区以西客站为中心,规划了西部新城开发区,以引进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今年4月,绿园区委书记孙英利带队赴闽粤招商活动中拜访华润集团,绿园区签订西部新城同心湖地块总投资6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项目。8月,绿园区委副书记、区长程宇带队参加201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长白山)论坛,绿园区与上海天立唐人投资集团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综合体项目。9月,在长春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西部新城与绿地集团签订了站前核心区CBD一期项目,进行整体基础建设、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总投资额25亿元。一大批体量大、质量好的服务业项目,实现签约落位。
在现代物流发展方面,绿园区在四环路与绕城高速之间20平方公里的区域,重点发展物流产业。深圳海吉星项目已经投产建设,总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中机物流园已经建成投产。
六大举措巩固招商成果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全口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区属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在绿园区委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绿园区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栽好梧桐,便可引得凤凰栖息。若想留住凤凰,却要付出更持久、更细致的努力。随着一座座园区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签约落位,绿园人深知只有为企业做好服务、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才能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效,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为此,绿园区十分注重诚信服务和软环境建设,强化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绿园区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阳光政务”,所有行政审批许可和收费项目在统一平台、统一规则、统一监管的条件下,全部纳入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完善“一门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加大对区政务中心的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行政,杜绝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施罚没和随意执法、执法不公等突出问题。有弹性的收费、处罚标准,原则上一律按下限处罚。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诚实守信、高效便民的法治环境。
要想把工作做好,离不开优秀的干部队伍。为了帮助机关干部树立服务理念,绿园区开展了“风清绿园”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广大干部中树立了“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新观念,把执法、监督、管理寓于亲商、富商、安商、扶商的具体行动之中。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规范办公秩序、提升服务效能,今年11月绿园区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和服务企业发展”活动。夯实十大方面、45个服务环节。通过落实政策、要素保障、开拓市场、项目建设、扩大生产等措施,积极为企业服务。以“三个确保”统筹推进项目落位和招商选资,即确保重点项目尽快落位、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对于在服务企业过程中执行不力、效率不高、服务不实的部门,绿园区将提出督导意见,对无原则地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破坏软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确保企业真正得到实惠。
绿园区还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各责任部门重点工作进行督察、督办,对践诺不力的限期整改。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和发挥好各镇(街)、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各部门的优势,合力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